为提升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院拟定于2024年6月20日举办第八届鲁班科技创新节数学建模竞赛。
一、竞赛主题:合作 实践 创新
二、主办单位:科研处
承办单位:公共基础课教学部
三、参赛对象:大一年级为主,大二学生可自愿报名参赛。
四、竞赛时间: 2024年6月20日-6月22日
五、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报名阶段
1.报名时间:2024年6月5日至6月13日
2.报名方式:由各系主管科研的副主任组织报名,并统一收集报名信息汇总后于6月14日17:30前发送至QQ邮箱183383434@qq.com(报名表见附件1)。
3.报名要求:团队报名参赛,各系部、各专业学生可自由组队,每队三人(队长一名,队员两名)。
4.参赛人数(最低人数要求):建筑工程系5支队伍,共15人;管理工程系5支队伍,共15人;市政与路桥工程系3支队伍,共9人;建筑设备工程系3支队伍,共9人。
第二阶段:宣传与准备阶段
1.各系通过互联网平台(本系的微信公众号、二级网站、微信群、QQ群等)和系部会议等方式开展宣传工作。
2.公共基础课教学部邀请有竞赛指导经验的教师为报名选手开设培训讲座。
讲座时间:
①6月12日周三下午14:40,地点:高新—设备系020205
②6月12日周三下午14:40,地点:新湖—党校教室
3.公共基础课教学部拟制赛题,预约机房。
第三阶段:比赛阶段
1.试题发放时间:2024年6月20日上午9:00
2.试题发放途径:QQ邮箱(请各队队长务必提供正确的邮箱地址)。
3.竞赛时间:2024年6月20日-6月22日
4.答卷回收:6月22日上午9:30前将答卷电子档发至183383434@qq.com,延期交卷的团队视为自动弃赛。
第四阶段:阅卷阶段
7月5日前公布结果。
六、导师要求
参赛的团队可以不设指导老师;若有指导老师的,每个作品指导老师限1人。指导教师需具备相应的高等数学专业知识和数学建模指导能力,需赛前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提升应对正式竞赛的能力。
七、评分评审
评审将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围绕模型可行性、算法正确性、继续研究潜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审,具体评分参考标准如下:
表1:评分标准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描述 |
模型 可行性 (30分) |
问题分析 (10分) |
对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包括问题的背景、意义和难点。 |
模型建立 (20分) |
建立的数学模型完整、合理、准确,并且符合实际问题的特点 。 |
对模型参数的选择和假设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论证。 |
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分析。 |
算法 正确性 (30分) |
模型求解 (20分) |
使用适当的数学工具进行模型求解,并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 |
结果分析 (10分) |
对求解结果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解释,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讨论。 |
对模型结果的稳定性和敏感性进行分析。 |
继续研究 潜力值 (20分) |
结论与展望 (20分) |
对研究结果进行充分的总结和归纳。 |
展望模型的改进和实际应用前景,并提出合理建议。 |
行文规范性 (10分) |
论文写作一定要根据数学建模论文模板的格式严格要求,注意论文的美观得体。(数学建模论文模板见附件2) |
创新性 (10分) |
合理范围内有独树一帜的方法有效解决问题。 |
八、注意事项:
1.做好赛题保密工作,确保公平、公正。
2.大赛将参照全国数学建模比赛的具体方式进行,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团体思考完成题目。
3.竞赛期间参赛队员可以查阅图书资料、使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在互联网上浏览,但不得与队外任何人(包括在网上)讨论。若发现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4.参赛选手不得以参赛为由缺课。
附件1:第八届鲁班科技创新节数学建模竞赛报名表
附件2:第八届鲁班科技创新节数学建模论文模板
科 研 处
2024年6月4日